約朋友在Budapest 聚舊,兼旅遊,這兩天見到很多壯觀,大於、高於其他地方類似的古老建築物,都建於十九世紀中期奧匈帝國最強盛的頭幾十年。
環境較我想像中優美,來前看歷史,知道匈牙利被列強入侵幾百年,二次大戰時破壞嚴重,期望不太高。然而四處走走,地方乾淨企理,公共交通方便,市中心建築物古典優雅的多,有小巴黎的感覺。
富貴時花大錢大量人力,建築可留傳千古教堂、皇宮、大宅,而國力、世界局勢迅速轉變,兩個大戰,不及百年已經完全變天。
見到皇宮化身酒店,大宅成為圖書館,大教堂滿是觀光遊人,物盡其用最好。
在Budapest 參觀了兩個近年建成的民族博物館和House of Music, 建築物前衞有特色,遠遠看到已經十分吸引。
音樂屋在百多份各國建築師參加作品中選出,一位日本人的設計,以大樹形態作基礎,光亮且線條美麗。其中一個展覽,要戴上耳機,聆聽由大自然聲音到人類各時期的音樂,配合影像,視聽大享受。
晚上到歌劇院看節目,表演是其次,目的是要身處百多年前華麗精巧的建築。
這個政府,可能在政治上取態曖昧,但無論在以前盛世,和現在,都成功地有宏大和好的發展計畫,懂得選擇好設計,展覽、節目有水準有新意,且地方清潔,交通方便,一定有很好的公務員團隊負責任地工作。
參觀Budapest 的猶太人區,由猶太女士作導遊,有問必答解釋詳盡。
當年猶太人努力融入奧匈帝國,學習本地語言,建築的猶太廟也盡量近似天主教堂等等,然而,仍然逃不過被匈牙利人民驅逐、屠殺、送去集中營的命運。
她的祖父母是集中營的生還者,過後沒有選擇離開。
我不能夠明白,怎麼可以日日在這個有悲慘恐怖記憶的地方繼續如常生活,怎樣可以向兒女、孫兒女解釋,在眼前地方,曾經發生在身上的歷史。
可能,生活,永遠逼人。
Budapest 陽光明媚溫暖,極其舒適,遊客不太多,多瑙河把建在山上的Buda 和平坦的Pest 分隔,由數條線條優美,有車道亦有行人路的吊橋連接,一向覺得有山有水的城市,特別秀麗。
百多年前的建築物極其壯觀,盡現當年盛世的意氣,且維修企理又清潔;近代大建設有概念有內涵,博物館和展覧場地都多,歷來培育了不少音樂、美術和建築家,地方清潔交通方便,政府財力異常雄厚。
吃喝有水準較西歐平些,來的主旨是和朋友見面,對在二戰時被受破壞的Budapest 期望不太高,結果喜出望外,過了個大飽眼福和口福的悠閑假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