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在成都學煮麻辣川菜



鄭立勳 

一直對川菜感興趣覺得很有獨特風格久不久便到餐廳大吃一頓 只是雖是麻辣菜式很多時是辣多於麻吃到尾聲已辣得味覺全失有點可惜。
有回看顧小培博士的文章解釋花椒油有防止記憶退化的成分立刻買了大包回來心想煮食時隨意下點增加味道外又可能有助記性反正「無蝕底」。大概是不得應在煮個階段下花椒最好或配什麼其他調味最理想總是不容易把這麻味帶出來。
Fuchsia Dunlop 的書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在九十年代拿獎學金到成都學普通話愛上了麻辣川菜學期完結後留下來在苦苦央求下得到批准加入四川烹學校成為第一位外國學生 和當地同學一起學習正宗川菜技巧。前半部書寫得很好除分享的學習經驗外亦客觀地分析了中菜的特色和令着迷的原因。
有時從外國人的眼 反而更易看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例如她說中國人對食物的質感特別敏形容質感的詞彙比英語多且複雜像中文有「脆」——帶點硬身的爽脆質感如 剛熟的蔬菜、豬腰、鵝腸等「酥」——乾身輕而鬆散的質感如芋角、燒鵝皮而乳豬皮便要「酥脆」雙字連用來形容開始時硬爽然後輕而鬆的完美質感。
這加上墨魚丸的「 彈牙」、海參的軟糯、乾魚的「嚼勁」、牛根的「煙」等等在中國人來全是上乘美好的質感在英文實在找不到專用的形容詞若用意譯翻成的英文並不會有令人大流口水的感覺Fuchsia 這是中國獨有的食物文化這見解十分別致。
香氣四溢味道豐富
Fuchsia 的網址知道有位美籍女士在退休後無所事事見男伴熱愛煮食又喜歡川菜花了很長時間和四川烹學校商談在這所專為當地年輕人提供一年或三年的廚藝課程外3月和10月加開了為期兩星期的基礎入門課程讓外地人能在短時間掌握到川菜的基本技巧www.cookingschoolinchina.com
今年3自己和來自英、美、澳洲、瑞士等一共十二位同學一起在成都度過了兩星期的美食之旅天早上回學校看大廚示範三個經典菜式下午用中式廚房特有的猛火爐試做上忙於四出試食對川菜有了多一點認識。
好笑的是頭兩堂做麻辣牛肉絲、麻婆豆腐、紅油白宰等菜時老師示範後讓我們試味雖然碟碟菜都顏色紅艷香氣四溢味道豐富卻只是普通麻辣和在香 港吃到的辣度相差極遠向老師們解釋想學的是正宗川味不要因有外籍人士在場而把味道減淡。老師均異口同聲地這便是地道口味一貫都是如此沒有任何 改動。其實傳統川菜中辣與不辣的菜式參半只是以麻辣的較聞名有些餐廳特意加重辣味令外地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已。見我們仍是半信半疑的老師繼續現在 做的全是四川家常菜個家庭都有小孩子若煮成大麻大辣的小朋友怎能吃大人若如此餐餐吃不拉肚子才怪。
在往後的餐館試食中也的 而且確覺得很多菜都是點到即止這樣反而更能欣賞到菜肉本身的滋味與各種調味料的味道融和一起不是一味地辣死人。 在兩星期的學習中發現一個重點是花椒不耐高老師永遠不會在熱油旺火時加入花椒同炒難怪以前常覺得下了花椒而仍沒有麻味了。下星期繼續分析做川菜的 基本守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