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9日 只為做好一份工?


上星期寫 Rovinj,有博友提及當地的男女都高大俊美,大飽眼福。這倒讓我想起在當地認識的一對夫妻,男的雖然中年發福,但身形高大,濃眉大眼 ,友善熱情,永恆地滿臉笑容。

他眼光極好,十多年前看準地產市道興旺,在市中心開了家地產公司,賺了數桶金後,見紅酒和橄欖油市場的前景理想,把所賺的投資大片農地,種植葡萄橄欖,學習釀酒榨油等。

大家見面多次後,便邀請週末到他的農莊和家人聚餐,往後亦數次到農莊幫忙收成葡萄或橄欖,認識了在廚房負責煮大餐的太太。她有瓜子瞼孔和精緻的五官,只是大眼睛下永恆有更大的黑眼圈,十分疲累的樣子。

有回飯後和她談天,才知她在意大利 Triest 工作,是當地有名的心理醫生,專責兒童病人,早上在醫院工作,下午在自己診所看症,又要照顧在當地讀書的兒女,星期五晚上乘長途車來 Rovinj 和丈夫團聚,星期天回 Triest

隨口説週末能在幽靜的農莊休息充電也很理想,她嘆氣說,農莊的環境的確是好,只是來到要盡妻子的責任,收拾清潔房子,幫忙在葡萄、橄欖園的工作,及在丈夫即興邀請朋友回家時,立時要做頓吃的招呼大群人客。這裡的男人仍舊保持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如她這般有全職工作的女性,仍要兼顧家中大小事情。她坦白說很多週末,只想留在 Triest 睡懶覺不來這裡,但又覺得好像是只著重自己的事業,對丈夫不起。

看到她疲倦的神態,問能否利用臨床心理學知識,慢慢引導丈夫明白她的處境,改變他對女性持家的傳統要求?她像聽到天荒夜談似的,說已然一星期五天要輔導病人,回到家仍要如此「應付」丈夫,實在吃不消。

心想,若好命的話,他倆夫妻會繼續一起生活二、三十年,她運用心理學技巧,潛移默化丈夫,應該在可見將來有成果,何樂而不為?

這令我想起在香港的另一位心理學博士朋友,丈夫是英國人,來港生活了二十多年,仍未能說些簡單的廣東話。有回聚會時,問他曾否嘗試學習粵語,他略微憤怒地說,來港初期,曾上堂學習中文,只是每當在太太面前練習時,她總不停嘲笑他發音錯誤、用字失當,令他失去了自信和學習的熱誠。唉,怎樣心理學博士會如此打擊別人的信心?

記得當年工作時,認識一位人事管理技巧高招的部門老總, 下屬向他提出意見時,就算他心知不成,也不會立刻說不,而是耐心地發問,引領下屬思考,看到所提意見的缺點,再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案。若工作進度理想,會在同事面前公開稱讚,處事對人都平和中肯,絕少負面意見,是公認的管理人材。

熟稔後曾到他家作客,他有一對六和八歲的兒女,在大人談興正濃時,小兒子到來吵嚷,投訴給姐姐欺負,他二話不說,立時在櫃內取出一盒糖果,叫兒子噤聲吃糖果去也,兒子也當真高高興興地抱著糖果離去。

過了一會,女兒央求到樓下平台踩單車,他大聲說不成,現在沒空陪她,女兒發脾氣哭鬧,做父親的說若再吵,便不會為她安排下星期舉行的生日聚會,女兒氣鼓鼓地離去。看到他在家管教兒女的方式,絕不能相信是在公司受同事景仰的管理人材。

啊,原來什麼管理技巧,心理學知識,全都只為做好一份工,為自己的前途、聲譽、收益,甘願折盡腰骨,回到家裡,沒有物質上的回報,便打回原形,另一個面孔品性,多麼可悲。是想不通?還是愛得不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