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5日 憶故人﹣因果循環

連日綿綿細雨,天地昏暗,想起了前農莊的英籍鄰居,他們的老房子窗少又細,無論外面晴或雨,客廳內永恆陰暗。認識時兩夫妻七十多歲,太太是畫家,牆上掛了多幅作品,以動物和人為主題,最吸引是勾畫出靈敏的眼神。

那時太太已經歷了兩次癌患,身體弱,坐輪椅多年,手顫抖得厲害,已不能作畫。對坐輪椅仍感難堪,絕少外出,每回探望,二人總是坐在那陰暗的客廳內看電視或影帶,可能太少人客了,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

英國先生早年駐守外國,夫妻二人在里約熱內盧和卡薩布蘭卡生活多年,相對於英國,那溫暖的氣候,艷麗的色彩,熱情的民風,低廉的生活水平,小小花費已有豪華的享受,加上有大量背景差不多,來自各國的異鄉人聚集一起,年輕的歲月,自由奔放,無盡的歡樂。

說起當年,永遠眉飛色舞,眼中重現光芒,是他們生命中最快活的時光。

而一對兒女,為了得到較好的教育,和方便探望,安排在西班牙南部的寄宿學校讀書。在他們的黃金歲月,兒女們獨自在西班牙成長,對英國沒有家鄉的感覺,亦未曾與父母長時期同住,長大後順理成章留在當地工作成家。

丈夫退休時,二人覺得不能回到寒冷的英國生活,而太太開始生病,思量計算下,覺得法國的環境氣候好,醫療水準高,又可用英國的醫療保險付賬,便展開在法國的生活,可惜太太身體日差,終至只能留守家園。

想起了不在身邊的兒女,先生常嘆氣說兒子沒有他的幹勁,早婚早育,安於在小城教英語,沒有往外看闖天下的膽量。太太埋怨兒子忘記了是英國人,怎麼會看上西班牙女子,兒子身高六呎多,英偉非凡,新抱卻五呎不到,又不懂英語,不能溝通等等,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往後到西班牙旅行,曾探望這兒子,一家三口,住在中上住宅區,年輕父親極享受和小女兒嬉戲,太太是位律師,能說簡單英語,感覺是個正常可親的人。可惜在有成見的父母心中,只看到不足之處,為此兒子一家只是每年探望父母一次,很多時太太並不隨同而來。

而鄰居太太,八十歲後,漸漸失去視力,亦不能跟進談話,躺在牀上的日子愈來愈多,數年後肺癌復發,患病近二十年,已無生趣,決定不作治療,八十四歲那年走了,我為那釋放了的靈魂感到欣慰。

而那十分困身地照顧太太多年的先生,對突然而來的自由、無所事事、沒有目標,覺得是不能承受的輕,漸變抑鬱,抱怨怎麼留下他面對孤獨。

只能安慰說,萬幸他健康長壽,太太得他照顧,舒服地去了,若情況相反,他先走的話,太太怎辦?

搬家後,知道他賣掉了老房子,和獨身女兒居住,希望歷史循環,他在女兒作伴下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