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四十萬年前掌握生火技巧,照明保暖外,最大得益是用以燒烤獵物,由原先和自然界所有肉食物動物一樣吃血淋淋的生肉,轉而改吃烤熟的肉,除美味外,煮熟的肉讓幼兒及長者易於消化吸收營養,亦能收藏較長時間,因此延長了人類壽命,加強繁殖能力,估計是進化上的重要里程碑。
人類發現野草種子加水煮熟後是美好的一頓,若把種子磨細成粉,加水搓成糰,在適當處理下會產生氣泡發大,烤煮後成為易於攜帶的食物,現在的麵包。
人類發現蔬菜、牛奶在適當處理下會自然發酵,成為耐收藏且營養更高的食物,加上吃後令腸胃舒適健康,令這保存方法流傳萬世,醃漬蔬菜和芝士成為各民族的傳統食物。
人類亦發現蜜糖、有甜味的果子(如葡萄,蘋果)、發芽的種子(如玉米,大麥) 在適當處理下,會轉化為美味有營又不易變壞的飲品,喝後更有輕飄飄的快意。人類肝臟,每天生產的酵素中有一成用來消化酒精,適量喝酒是天賦能力,而掌握釀酒技術,成為人類可以遠征異地仍有清潔飲料的重要因素。
懂得烹調美味可口肉類、麵食,製作可儲存的發酵蔬菜、芝士、酒,令人類放棄游牧民族生活,安頓下來,努力耕種畜牧,以生產這些食物養活族群。
千萬年來,在煮食上的種種發現和發明,表現了人類的聰慧,而目標一直是尋找更美味的動植物品種,最有營養的製造方法,務求吃後令人身體健康,以持續人類的發展為重。
這觀念在近代百多二百年間開始改變,現在的蔬果肉食,被化學物污染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而日常吃的麵包,由石磨改為高速金屬機器研磨後,為免麥胚的油份黏附著機器,在磨前需切下分離,我們現在吃的麵包只有澱粉質和纖維,而沒有麥胚內的營養。而麥胚去了那裡?把麥胚內裡維他命抽出,以維他命丸的形式賣給我們,以補足養份!
而天然發酵蔬菜,有豐富營養和有益腸胃的活乳酸菌,以前是家家都有每日必吃的食物,常吃的番茄醬、酸瓜、醃菜、chutney 等,以前都用發酵方法得到那酸味和保質能力,現在這技巧開始失傳,近代的醃漬食物用醋來模仿那味道,而活乳酸菌全無,更可笑是有些用發酵方法生產的醃菜,要經過高溫殺菌以方便運輸出售,已失了原意。
已莫說加工食品內的各種加色、增味、防腐化學物了,科技發展愈快,我們吃的愈怪。
從近百多年間的食物史看到,人類仍然聰明,但可惜以速度、產量、利益作指標,放棄了千萬年生產有益有營食物的方向,今回可說是聰明一世蠢笨一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