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 水上田園



茵萊湖(Inle Lake ) 是緬甸第二大湖,海拔千米,群山環繞,離開繁亂吵鬧的城市,來到這裡看到廣闊的湖上風光,無限舒暢,陽光猛烈但早晚氣溫較平原清涼,是宜人居的地方。


水份陽光充足,湖畔看到水稻田甘蔗園,最特別是湖水極淺,只有二至三米,也不知在何年月開始,居民在水上建浮水菜畦種菜。先找水繡球集合成一米平方面積,在上覆蓋水底汙泥,讓野草生長,再在上投放落葉殘枝和汙泥,任由野草再次生長,重複多回後浮土便緊密地織成一片一米厚的土地,用長竹插入湖低穩定,就這樣一片片地在湖中建造菜園。




所種番茄,紅艷甜美,供應八成國內需求,瓜豆青菜產量亦豐,水份陽光養份俱全,播種收成外不用怎麼打理,是完美又美麗的田園。




房子也建到水中央,用長竹或木插入湖底作地基建成,輕巧簡單,窗戶特多,方便翻大風時散風,不會吹倒房子。乘船遊湖,在不同角落都有這樣的水上村莊, 村民以小舟代步。有人住的房子,亦有豬屋,和在屋旁走動的雞隻,加上水中魚群,吃的不用愁。





傳統的捕魚方法,是個人行動,把如葉片的小艇,划到湖中,放下三米長圓錐形藤網到湖底,在中央伸進長叉翻起湖底泥土引出小魚毛蝦毛,大魚看到食物便游進藤架,漁夫立即放下絲網,魚和絲網糾纏不清上釣了。理論如此,漁夫不停重複實踐,我看了多回,沒能親眼看到捉到魚兒,但漁夫譲我們看船底仍然在喘氣的大魚,收穫不錯啊。



去旅行時最喜歡看街市,在緬甸沒有令我失望,加上山區住了很多少數民族,在市場除常見的蔬菜水果外,有更多不知名蔬菜或我不知道可吃的東西,很能引發思想。



roselle root
例如看到很多人賣一堆堆雪白根莖,原來是洛神花的根,如涼菜般或炸香吃,生吃有白蘿蔔的微辛味道。洛神花的㜟葉亦像青菜般一札扎地賣,如青菜般炒吃,現在才知洛神花原來渾身是寶。



又吃未熟的青番茄,如青瓜那樣切片作沙律吃,意外的並不酸,做成沙律後翠綠色澤清涼悦目,沒有釋出大盤水份,吃時汁多和有質感。真奇怪,自己種番茄多年,一直盼望採摘紅艷果子,從沒想到在季中便開始享用青果子。



泰菜中常下切成細絲檸檬葉以添加香氣,在這裡是整把嫩葉撕碎拌豆蓉或芝麻蓉吃,滿口芳香亦值得學習。亦可用仍帶棕色的芒果初生幼葉代替,味道更獨特。



韭菜開花後,白色喇叭花兒可摘下放湯,當地人愛吃花,看到很多不知名花朶,都説是放進湯中吃下,他們也不能說出有什麼滋味,是吃傳統,習慣和不要浪費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