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5日 欠了一條筋?



月前住在河畔的英國畫家受邀請在 Bordeaux 區博物館作回顧展,花了不少時間從人客及其他展館,借來自出道到近年近百件作品,可看到在創作路程上的轉變。

這是他去年第二個展覽,已簽訂今年將有一個新作展,突然大熱,因前年數張舊作在拍賣場以高價轉手,人氣急升。據他說藝術品拍賣會近年有新制度,作為創作人,作品轉手出售可收取百分之五金額,算是對原作者的鼓勵。

畫家七十六歲,突然多了收入十分高興,然而名氣增加壓力亦加大,在討論封筆退休。

我是首回看到他的作品,走 Pop Art 路線,早期的較合眼緣,線條簡單而形態盡現,色彩豐富但溫柔悦目,後期的愈來愈大張,題材不明所以,看後胡思亂想:為何好看?怎來的自信?然而又真有人喜歡且收藏 !

 

想起年中到柏林旅遊,看資料知道有很多大小藝廊,形容為欣賞現代藝術的好地方,也就努力走走看看。一個在放映混合媒體藝術家拍的二十分鐘影片,主題是光影,拍攝微風丶狂風吹動下不同樹葉的動感,開始的一兩分鐘心中好奇亦有看頭,久了有點暈眩又覺重複。看完在想這藝廊沒有收取入場費用,影片沒有出售標誌,藝廊如何維持?

另外一個藝廊展出以黑色油彩潑灑在白色畫布上的作品,看似是“隨意”之作;另一家的展品是以長方形深啡色瓷磚,以不同方向排在巨大畫板上。。。。這些作品,我都未能看出值得欣賞的角度。

明白藝術品各花入各眼這道理,然而每件作品基本上應能看懂其技巧丶心思和美意,再決定是否合自己的喜好,常懊惱自己看不懂作品為何出眾。心想創作者可以隨心而為,然而能令藝廊東主看中且展出其作品,而又有人購買,不容易啊。

最近看 Simon Schama 先生的紀錄片 The Power of Art,以藝術史學家角度介紹三百年來數位有名藝術家,精簡地帶出藝術家所受訓練丶出道時的社會背景丶技巧丶成名原因等,清楚解釋各藝術家的個性能力丶優點缺點,分析中肯。看後無論自己喜歡作品與否,起碼能明白他們成名的原因。

唯一例外是介紹在七十年代自殺身亡的畫家 Mark Rothko,作品以大片色調為主,Schama 先生努力重複形容巨畫如何懾人魂魄,令他望而心悸等等。我看到的是大片簡單沈鬱顏色,異常沈悶,完全沒有他形容的震撼感覺。是整套紀錄片中唯一看不明白的介紹。

奇異是翌日看陳之藩博士綜合版散文書,兩吋厚的書竟剛好看到描述對 Rothko 作品感覺那篇文章,巧合得難以置信。博士是科學家,又對藝術有興趣,形容感受時較直接簡而清,大意說看到巨畫時,那顏色構圖,像有黑洞吸力似的把他深深吸引,無法移動。連科學家也如此形容 Rothko 作品,我的好奇心更大了。
 
在計劃親自到倫敦 Tate Modern 博物館欣賞 Rothko 作品前,但凡遇到對藝術有認識的人都會隨口問問意見。一位陶藝家說看到大畫令她默然流淚,另一位做雕塑的說看到那畫,像被人痛撃肚皮,想卷縮起身軀躺下來!

終於站在博物館內,在每一幅 Rothko 大畫前靜心站一會兒欣賞作品。。。。。 唉,完全沒有些微翻天覆地感受,估量是我的腦袋欠了這條慧筋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