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 美食誘惑

 



 

在附近小鎮買不到有機菜丶肉,於是直接向農場購買,又漁店選擇不多且全都去頭去尾去骨,亦直接向漁商網購,因此見得最多的人,是每星期送貨那位速遞員。他看到箱子是魚店招牌,頗有重量問是什麼,開心地說有多寶魚,"yak!",有鯖魚 ,”yak! yak!“,尚有蠔和生蝦, 他的臉孔扭曲更甚!

 

他不吃海產,頂多吃點三文魚,其餘不用想。初來時在魚店買海鮮,也看到本地人十個來買魚的過半只買三文魚柳,且由店員撒一把粉紅色的調味料,說回家放焗爐烤就成,好方便。

 

這個國家海產豐富,上等魚如多寶才十八歐羅一公斤,法國貴一倍,貝類亦多,魚蝦蟹青口等買全條丶連殻的極平,春天有鮟鱇魚肝,在日本是美食,媲美法國肥鵝肝,這裡是三歐羅二百克,可見少人吃。美食在本土未受重視,因此得大量外銷,也不知是因是果 。

 

肉類亦有如此現像,出售的以易煮的為主,各個部位牛扒,羊架及羊腿扒,和大量免治肉和腸,想買連骨的或帶筋膜的,要詢問要預訂。有回向農場買半隻羊,為免得到羊架丶扒和免治肉,情願自己切割分開,享受各個不同部位的滋味。訂購時要選擇是否要肝和心等內臓,美味東西價錢已包了,奇怪為何要問,自然是有不吃之人。見到可再加買羊肝,五歐羅一份,也訂了數份慢慢享用。原來一份是全隻羊肝,可分作三餐吃,營養豐富的肝臟如此價格當真平到可笑。

 

在英國羊肝價格亦如此,而在法國,牛仔肝和羊肝是肉扒同樣價錢。這麼接近的國家,而食物文化和欣賞能力相差這麼遠,難明也。

 

時常收聽英國電台晨早廿分鐘的農業節目,最近提到脫歐後,當地飼養的青口和蠔,不再能如常運到歐洲出售,和事前政府承諾能擺平完全不同,而歐洲是主要市場,因為本地人少吃也,如此令養殖場大失預算,急需找新的市場,亦要政府資助。

 

節目探討為何國民少吃青口和蠔,訪問一位比利時食家,因為當地國食是青口,且全部靠入口,當地沒有養殖!成為國食的解釋是,近百年前有位法國廚師到來,在遊客區開餐廳,照牌菜是牛油白酒煮青口,遊客,不少是法國人,都選吃這道菜,那吃的愉快氣氛和豐富滋味感染了本地人,成為國食。

 

的確在歐洲旅遊區,青口薯條是常見菜式,且以大鍋連深蓋上桌,頗誇張極吸引視線,那蓋子打開後作為放青口殻的器皿,是好主意。

 

也想到法國海鮮餐廳常見的海鮮大拼盤,大隻字介紹一系列不同貝類,好有吸引力,以雙層大銀盤上場,下層是雪上層放滿美食,得由兩位侍應抬出來放到枱上,沿途吸引了其他人客艷羨眼光,當真是最好宣傳。食客看到那排場已心花怒放食指大動,是否最美味已非重點,那美好愉快心情值回票價。

 

由此想到,食物美味重要外,如何吸引人心可能更重要,加一分心思一分花巧,在宣傳推廣上無往不利,有更美好的回憶。

 

吃在愛爾蘭,找房產那年多次到來,餐餐外吃,感覺是非常鄕土,例如魚產多,但沒有煮得剛好這概念,亦沒有宣傳如何新鮮時令地道等等,青口用普通碟子上,加小碗放殻。各大小餐廳都有的周打魚湯,味道有水準且魚肉極多,是唯一另眼相看的菜式,其實可化作國食大力宣傳,只是每次上桌都用直身五吋㝟扁湯碗,滿滿一碗魚肉擠壓緊密,放入匙羮怕奶油湯汁會溢出來,吃得小心翼翼,莫須有的狼狽感覺。

 

當地民情,似未看到細緻處,大啖肉最實惠,沒能願意加一點工夫,開殻慢吃,燜煮筋骨韌肉欣賞豐富滋味不同質感,未能在吃食時加點氣氛丶心思,盡情展示表揚食物,有太多改善空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