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2日 法國總統吃的麵包


歐洲旅行,餐廳常會供應切成一段段的法式長麵包,可惜很多都是皮硬肉乾,撕開來吃時弄得一枱麵包碎,只是法國人抱著一條 baguette 在巴黎四處走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為何喜歡吃這麵包?

每年巴黎都會舉辦一個法式長麵包比賽,邀請位於巴黎市內的麵包舖參加,冠軍麵包店除了有四千歐羅獎金外,在往後一年是香榭麗總統府的指定 baguette 供應商。唯一參賽條件是只能用麵粉、酵母、鹽和水做麵包,不能加入其它成份,且要在店內烤焗,比賽的目的不是要研發新口味,而是要維持傳統,年復年地把做法式長麵包技術流傳下去。這是法國人的情懷,創新雖好,但先不要忘本。

心想也是時候好好認識怎樣才算是一條好 baguette 了,在網上找到數家近年得獎的店舖,便到巴黎作試食遊。冠軍麵包店都在門外貼上巨大獎項,很能感受那光宗耀祖的喜悅。買了麵包急不及待在店外研究,baguette 瘦長但感覺墜手,不是輕飄飄的光賣空氣,外皮光亮呈深蜜糖色,中央七條平均長濶刀痕令麵包在烤焗時發大。撕開來吃皮薄而脆,有吃薯片的鬆脆質感,麵包內部米白色極其濕潤,氣泡有大有小,帶果仁香氣,和慣常吃到的完全不同,這才明白法國長麵包的精髓所在。

跑回店內問麵包師傅,為何在餐廳常常吃到又乾又硬的麵包?那年輕師傅笑說 ,baguette 傳統上是吃飯前才到麵包店買,即買即吃才有那完美質感,放久了皮不再脆,如餐廳般切開存放,在乾燥天氣下不一會便變成乾硬化石,自然難吃。問起才知這麵包店由他父親創辦,年年參加比賽,終於在五十九歲時得到冠軍,翌年高高興興地退休把店舖交他打理。

隨口問他得到冠軍是否真的對生意有幫助,他坦白說以前每天只能賣百條法包左右,得獎後平均日賣三百條。飛快心算,以每條七亳歐羅計,每月賬面多賺四千多歐羅,難怪這比賽有如此吸引力。

自己在家也會做麵包,自然想知道如何得到這效果,和法國師傅交手多了,知道他們絕不介意回答這類問題,反而是開心有人欣賞自己的產品。這年輕人也沒有例外,直接帶我進廚房看他如何做包,家中做麵包習慣是一份麵粉加約六成水,這 baguette 要近七成水,那粉團濕軟黏手實在不好處理,只見他手起刀落,切出適當份量搓成長條,放在像絨布的物料上讓其第二度發酵。在送進二百五十度焗爐前用超薄剃刀片在粉糰上輕切七刀,那焗爐在烤焗初期會自動噴出水蒸氣,這是令皮脆而色帶金黃的秘訣,十多分鐘後便做好完美的 baguette。看似簡單,只是知易行難,所以他也無懼公開技巧。

離開巴黎時忽發奇想,菠蘿包和蛋撻都是香港原創,或在這裡發揚光大的地道美食,中西合壁地屬早期的 fusion 食物,各有個性,若能弄個比賽,用最基本的指定材料,考工夫做出最軟綿的麵包、香口的菠蘿酥、鬆化的撻皮和馥郁的蛋奶餡,除了讓技術長傳外,也把如何欣賞好菠蘿包、蛋撻的學問流傳下去,亦順道表揚長居幕後的師傅,令他們風光一會也是美事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