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對已退休多年的美國夫妻,二人以前同在美國駐東歐及蘇聯等國家的領事館內工作,相信位高權重。退休後仍然緊張世界大事,政界動態,每天仔細閱讀多份報張,及上網追蹤最新進展,保持當年工作時需要事事知曉的習慣。
和他們談天,喜歡不喜歡也好,都會被告知最新國際大事,可惜像所有新聞,苦多樂少,亦只有討論的層面,沒有任何可實施的行動,徒然令人情緒低落。過了這一關,開始互訴近況,只是無論任何話題,他們都能不期然地帶出當年在某國家工作時的某段經歷,雖然都新鮮有趣,只是聽多了會感到為何只有「想當年」的事情,現在、今天又如何?
二人都極注重儀容,穿戴得宜,會花時間做運動健身,亦常以身形健美,身體健康而引以為傲。每回和他們聚會後,都令我反覆地想,吃得恰當、做點運動令身體健康,是讓我們有多些存活時間的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追求健康體魄,是為了有多點歲月做自己喜愛的大小事情,沒有新鮮經歷,活過二百歲又如何?
記得看完 Lama Surya Das 的書‘Awakening the Buddha',印象最深是他的一個問題,若要作自我介紹,但不能引用國藉、學歷、工作職位和宗教信仰,那麼還可以如何介紹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