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07日 不停更新「自己」



過去三年內,住在農莊附近的兩對夫妻相繼分手,作為鄰居,偶有聚頭談天,互到對方家中吃頓飯,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脾性,就像自己和大多數的人,並非完美,也沒有過份的缺失。

夫妻之間的事,外人不易明白,他們願意說的話也不介意洗耳恭聽。年紀約四十多歲那一對的太太說,二人在相處上有磨擦已有一段時間,曾找心理醫生作婚姻輔導,希望能改善關係。

她說其中一個問題是婚後因照顧兒女而停止工作,由丈夫獨力養家,丈夫覺得自己在外辛勞工作,而她在家做較「輕鬆」的家務,他的付出較大,加上見多識廣,在言語上,常不屑或嘲諷她的意見,令她自尊受創,經常小事化大,爭吵不停。

心理醫生明白了這個問題,鼓勵作為丈夫的,就算感到太太的意見並非完全正確,也不用直指其非,令人顏面無全,可以花多一點時間,平和地一起分析討論,亦可多往好處看,稱讚她在所提意見中正確的小部份。這太太說,起初丈夫曾認真的嘗試,令她開心了一會,但不久便是故態復萌,她見兒女已長大,加上其他未能解決的問題,終於下決心為這段婚姻劃上句號。

過了不久遇到這男的,情緒略見低落,這已是他的第二段婚姻和第二對兒女。談到婚姻輔導,他的說法是運用了醫生提議的技巧,二人的爭執的確少了,只是他覺得像在扮演另一個角色似的,失去了「自己」,不能如此持續下去。

他這句失去了「自己」,倒令我思索了好一些時間。究竟「自己」是什麼?是個永恆不變的個體?是我們的外表、思想、能力? 為何要害怕改變,好的改變?由嬰兒開始,長大長老,不是每一天都在變嗎?在外形、在學識、在見聞、在經歷上,我們不斷在生活的磨練中轉變,只望愈變愈好,為何要守衛不變的「自己」?

這令我想到 Dr. Bruce Lipton 的書 Wisdom of your cells,說人類在年幼時,腦袋未發育完成,缺乏客觀理性分析好壞的能力,只懂得把看到、聽到、感覺到的經驗收進記憶中,有需要時直接取出模仿運用。例如父母嗜甜的話,很多時兒女自然地跟隨,亦愛甜食;在暴力家庭長大的兒童,成長後亦容易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若小時常被親友讚賞,長大後多會是個較有自信的人。

像我們常說的「三歲定八十」,這「定」﹣是受環境因素而定。Dr. Lipton 說人類小時候如此接收身旁發生的事情,長大後大部份時間依賴潛意識運作,以往的經驗深深印在腦袋內,成為日常處事待人的方法。就像幼兒學習走路,起初不斷嘗試,用那組肌肉、怎樣平衡、如何連續重複動作等,學成後潛意識自能指揮動作,不假思索便能健步如飛了。

這鄰居會否是小時侯看到父親如何對待母親,不自覺地以同樣態度對待太太?

書中的忠告是遇到問題時,不要立時作出慣性反應,給自己時間理性地分析,三思而後行,決定較好的行動,持之以恆,將會成為新的處事待人方法,不停更新「自己」。相信難度在於要自己反應慢點,和「 持之以恆」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