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怎樣看人



有朋友在大酒店工作二十多年,進升至副經理後,因沒有學位而未能登上最高決策職位,適逢酒店結業,決定趁空檔修讀 MBA,為自己增值。

數個月後,見他略為沮喪,以爲應付不了課程,原來他曾在多家酒店工作,人際網絡廣濶,時常相約吃飯暍酒,對業內人事變動,生意近況一向消息靈通。現在人走茶涼,才醒悟以前是「相識」滿天下,大家只因工作需要而有往來。在他離去後仍然有聯絡,關心他的「朋友」,比他想像中少多了。

對他來說這是頗難接受的事實,自己倒有另一種經驗。十多年前剛停止工作不久,到一家會所吃午飯,特意過了煩忙時段才來,悠然地吃完飯後,其他食客都走了,會所有位生面孔的侍應來收拾碗筷,也忘了如何打開話匣子,只記得當時陽光明媚,自己心情祥和,交談下才知她在這裡是臨時性工作,剛從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完成了九個月的課程,現正忙於籌備小餐館,自然問了很多關於廚藝學校的事情才離去。

當天晚上,我想了很久,為何會無原無故在餐廳內和一位陌生人展開談論,整個過程又極其輕鬆愉快,自己從來不是交際人材,這是個全新經驗。

再仔細分析,以前工作時,埋首工作完成職責是較易的部份,處理人事是自己最弱的一環,而這涉及在工作上有接觸的各界人士。例如要「尊重」老總的意見;對不同部門的同級主管要有「溝通」,但時不時亦要為自己部門據理力爭;對自己的下屬,要「耐性」地教導和「勇於」嘉許;對供應商要保持「友善」關係,方便各得所需等。

如此這般在工作岡位上,慢慢習慣了見到不同的人,潛意識便自自然然會衡量對方身份,適度調節應對方式。一天下來已然累壞,對在工作以外遇到的其他人士,親朋戚友除外,都歸入爲無關重要的一類,禮貌地打過招呼便是,不會花心力時間作交流。

終於明白到,這天會和侍應談天,是因為退出工作後,心中無求,把這「相人」的機制關了,看到的不再是她的「職位」,而是一個令我好奇,主動嘗試接觸的人。

多次看到博友說羨慕我在法國農莊和鄰居的關係,只能想到,除了在人口少的鄉村地方要互相照應外,這個對人無求,對一切好奇又樂於發問的心境也極重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