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3日 那裡有家的感覺?


認識一位在英國長大的第二代香港人,來港工作已二十多年,大姐一家住在英國,妹妹一家在西班牙,丈夫是自小隨父母在香港生活的英國人,他的父親退休後回英國居住,而姐姐一家在美國。現在踏入五十歲的關口,開始想長遠點的安排了。

朋友見我香港法國兩邊住了十多年,問那裡較有家的感覺?很簡單的問題,卻極不容易簡單地回答。

什麼是家的感覺?也許有家人的地方便有家的感覺?只是在現今世代,父母兄弟姊妹兒女等都可以四散在地球不同角落,或各自埋首工作中,最終只餘下夫妻二人的小單元家庭,家好像要有小時候熱熱鬧鬧的感覺才對。

離開四面牆的居所,把範圍放大一點,在香港有些親人,有認識了很久的朋友,有熟悉的食物、地方和文化,大約生活在熟習的環境中便有家的感覺?的確,香港永永遠遠是我心中的老好家園。過去十年每次從法國回來,在比較下更能感受到香港好的一面,辦事效率奇高,吃的選擇極多,買什麼東西都容易,彈丸之地除了高樓大廈外,要山有山,要海有海,且都容易到達,很少大都市有如此環境。自然仍有可改善的空間,從獅子山下的歲月到現在,整體來說仍是好多於壞。

最近在農莊附近遇到一對在行山的夫妻,交談下知道他們是德國人,丈夫的父母在農莊附近擁有度假屋三十多年,退休後在這裡長住,他自小隨父母來度假,婚後亦帶妻兒同來。夫妻倆均是獸醫出身,曾在德國多個城市工作,過去十年是世衛駐愛爾蘭分局的員工,兩名兒子亦在愛爾蘭讀書。五年前他的父母分別中風及患上老人痴呆,五十歲的他決定退下工作,來到法國安頓父母,同時在市中心陸續買下三幢相連的破舊房子,安排維修工程,近大馬路的一面已做好,租了給保險公司作辦公室,後排房子準備復修為高尚住宅單位出租,待數年後小兒子大學畢業時,太太亦退休,以租金收入作為生活費用。

若父母不在此地,仍會選這法國鄉村為家嗎?他們説二人的共同興趣是行山和欣賞大自然風光,在所有曾生活過的地方之中,以這裡的天氣和環境最佳,覺得選擇家園以滿足二人的興趣為首,其餘都可以適應。

想想也對,回到農莊,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可親的環境,總令我有滿腦子的計劃和夢想。在這裡,只要花點氣力便能過半自給自足的生活,令我開心又滿足地苦幹,這個家的概念在於那土地,那氣候,那自然環境,那平安無憂的社區,相信地球上那個角落可給予這些條件,都可成就我心中的家園。

相信找到自己喜愛做的事情,便會有家的感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