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9日 蜜桃成熟時



七月中至八月中是桃子成熟的時段,今年市場上的果子特別飽滿,皆因五、六月連綿大雨,果子多喝了水肥大而果味較淡,在夏日三十多度艷陽下,補充多些水份正好。


在社區食物組織預訂了隔星期三公斤黃桃,有斤両十足的十二隻,預訂的好處是農夫心中有數,在送貨當天摘下樹上熟的果子,熟透的桃子外皮可輕易撕下,容易處理。除了作水果吃外,因天氣炎熱,用桃子做了數欵簡易冷菜甜點,借那色彩味道,增加視覺和味覺享受:


 1。黃桃青瓜凍湯
把黃挑青瓜攪成蓉,下鹽、胡椒粉和咖哩粉調味 。



2。黃桃番茄沙律

把已用鹽、胡椒粉、羅勒香草和橄欖油調味的番茄粒放在黃桃上。



3。黃桃青瓜拌辣腸

甜辣、爽軟味道質感大比拼。


 4。黃桃果仁 Crumble

一般的 Crumble 以煮軟的水果如蘋果、草莓等作餡,這回改用新鮮香甜黃桃取代,上放預早焗香的果仁 crumble (雜果仁,麵粉,糖,牛油)。



 5。黃桃雪芭

把黃桃打成蓉,加入四分一的甜白酒,放雪糕機內冷凍。

黃桃
桃子以果肉顏色分為白桃,黃桃和艷紅的葡萄桃,自己覺得白桃清香甜美,黃桃香甜中帶微酸,味道較白桃豐富,而葡萄桃的濃艷色彩,亦反映在味道上,濃香蜜甜而略澀,層次更複雜,亦是自己最喜歡的品種。

葡萄桃


舊居果園的桃樹,因為絕少澆水,桃子長得細小而味道濃厚,在快成熟時,走近樹旁已聞到馥郁的桃香,熟後摘下,香氣慢慢消散,這是種植果樹的難忘經驗。



舊居有一株約四十年的黃桃樹,樹幹粗而枝椏茂盛,初來時急切希望學懂種植技巧,努力閱讀參考書藉,看到春末花落後結了一樹細小果子, 知道果樹若產果子太多,消耗過量,往後兩年的收成可能大減,以復元氣。對策是在豐收年,把初生的果子平均摘下,令每條樹枝只有二至三粒為佳,整棵樹重量平均,亦有助疏氣減少病患。



心想這是表現「綠手指」的機會,依照意見,逐一樹枝除去果子,相隔適量空間,長的留下三個果子,短的兩個,完成後那桃樹果子平均散佈,看見也覺健康美麗,是「樣板」果樹。



果子慢慢長大,六月中有乒乓球大小,看得滿心歡喜,盼望摘下紅熟果子的日子快點到來。有天晚上,突然風雷大作,陣陣狂風令樹木瘋狂擺動,翌日查看,桃樹的果子吹跌大半,只餘非常疏落的桃子點綴其中,嗚呼!到果子成熟時,又給鳥兒快一步吃了過半,季初滿樹果子而最後只有數只收成。



記得當時向鄰居農夫訴苦,他託異的說,既然不是靠水果收成維持生計,大自然變幻莫測,又何需為某一年的產量多寡而費神,順其自然好了。


這早期的教訓,令我不再有操控大局的想法,果子豐收年便多吃些,多送人,多做果醬、乾果儲存好了,到果子少的年份,仍有去年的製成品可吃,已足夠滿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