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多本蔡珠兒的書,欣賞她的文字,她的觀察力,文學底子好外,寫文章極用心,用字精挑細選,表達的意境令人看得著迷。且她喜歡煮食,更是那類不怕工序多,會反覆嘗試,做到滿意水平,看得出是每件工作都努力做出水準的人。
年初看「紅燜廚娘」,以煮食記情,人情丶物情,其中一篇「煮玫瑰」,講述她情迷某大酒店的玫瑰花醬:「花醬呈喑霞紅,最令人心醉的,是那股絕對的玫瑰昧,醇和芬馥,幽遠芳美,滿口甜艷沁心入骨。」
我從未嚐到玫瑰花醬,看到這樣的形容,怎不能心癢饞嘴了。她繼續描寫如何在家試做多次,「買了不同品種玫瑰,摘下花瓣,下清水白糖檸檬汁細煮,成醬後晶紫紅光,穠麗照眼」。。。然而都不成功,氣味索然不香,味道微澀帶苦。
文章結論是若想吃玫瑰花醬仍然要到那大酒店去--真的令我意外,其一是有心想偷師試做,其二是以她的個性,怎會願意承認做不成,且在文章中白紙黑字記錄下來?
這倒勾起了好奇心,我不是個浪漫的人,對玫瑰花醬是否真的色香味美心中有疑問,會否嚐味的人看到花醬便滿腦子瑰麗美好遐想?
自己常做果醬,以果的味道成醬,很理性地想玫瑰花瓣乾巴巴的能提供什麼味道了?且一向知道香氣並不容易在水中釋出,多以油脂或酒精提煉,能否用糖水抽取花香是個大問號。
反正家中種有不少玫瑰花,試做花醬不難,先上網查看,方子不多,做法亦一樣,沒看到新點子。
選了數朶香氣豐滿,已然過了盛放階段的玫瑰作試驗,下水下糖煮滾後泡浸一天,花瓣變軟,艷紅色澤褪下成淡啡黃色的可憐樣子,濾出米黃色糖水嚐味,心中不存厚望。
然而意外的是--真的吃到丶嗅到花香,的確沒有騙人。味道方面,來自所下的糖的甜味外,玫瑰花提供了很飄渺的清涼味道,難以形容,和些許草青味,不至於苦澀那麼嚴重,已然是非常滿意的結果。
至於色澤,得下檸檬汁,也不知是什麼物理轉化,在轉酸後,紅艷的玫瑰原色重現眼前,好美麗的玩意。所以若是吃天然玫瑰花醬,定有那微酸味,來自檸檬汁而非玫瑰也。
六月到丹麥走了一轉,去旅行最喜歡找到可帶回家的美好回憶,在丹麥最令我心動是遍地野玫瑰,單一的桃紅五瓣品種,香氣醉人,在沙灘旁丶在郊野丶在民居籬笆都可見到蹤影,和嗅到空氣中蕩漾的清香。花藤長得健壯,葉片肥大翠綠,襯托出柔弱嬌嫩花兒,百看不厭的風光。
| 玫瑰花醬 | 
掘了數株回家外,想起這玫瑰花醬,這裡遍地是花,決定再次試做,看能否留下美好味道。每朵五片單薄花瓣,也花了不少時間,才採摘了一袋約有二百克重量。
依照方子下水,下糖,丁點鹽煮滾泡一天,濾出花瓣下檸檬汁,翻滾後下果膠成醬,大功告成。
| 玫瑰花醬 | 
蔡珠兒的形容完全正確: 「花醬呈喑霞紅,最令人心醉的,是那股絕對的玫瑰昧,醇和芬馥,幽遠芳美 」。
現在每回嚐到,腦中即時浮現丹麥的蔚藍天空,翠綠樹木和桃紅玫瑰,和那迷醉香氣。給朋友品嘗,放進嘴巴後即時露出驚訝表情,為那濃艷味道喝采。
| 玫瑰花醬 | 
而且完全沒有苦澀或草青味,我想到一般種植的玫瑰,如我首次在家用的,其實是玫瑰花和茶花的混合品種,取玫瑰花的香和茶花較硬的質素而成,那苦澀或草青味估計由茶花而來。
所以做玫瑰花醬的秘訣好簡單,選用野玫瑰就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