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丶五月是蠶豆收成時段,種了頗多,天天吃仍然趕不上長大速度,上星期見大部分豆莢已足夠大,怕長得過大豆子變粉質,少了清甜味道,就把餘下的全數摘下,反正得騰出地方種夏天蔬菜。
摘下兩大籃豆子,要燙熟後逐粒去皮才好放冰箱收藏,於是找張舒服椅子,大盆豆子放右方小桌上,懷抱大鍋接納剝下的豆皮,左方另有大碗盛載去了皮的翠綠豆子,一切得舒服就手方便,知道要工作好一段時間。
靜心地剝豆皮,簡單重複的工序,不久腦袋便自動飄出不同念頭,一些想法,一些記憶,別人曾說的話,曾做的事,分析分類,思路意外的清明。
想的是浪費時間這觀點,這樣剝豆皮,可以看作浪費時間,但為了美食又心甘情願地做,且因是自己種植,又是每年兩個月才出現的季節性工作,覺得可以接受,若得天天如此,感覺自然不同。
想到去冬在香港,在頗冷的一月和朋友見面時,大家都說周末窩在家中,如何穿上厚衣也沒有暖和感覺。我笑說因為家人到來吃飯,得打掃地方,在那僅幾百平方呎地方,用點氣力洗抹一會,即時渾身溫暖,效果一流。
其中一位身在高位的愛爾蘭朋友,語氣略帶貶意地說,才不會浪費時間做那樣
低智(
unintelligent) 的工夫。
自然她工作忙碌空閒時間不多,家中亦有傭人,不欲花時間做清潔工作十分正常。然而她的話中有兩點可以思考:浪費時間和低智工夫。
她仍在工作,得善用僅餘的少量下班時間,做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不能明白退休後不用上班的話,天天有廿四小時任由自己使用,是何等豪華享受,可以做重要的丶喜歡的事情外,亦可兼顧其他很多不同類工作,視野會因此而廣闊些。
我並不樂於做清潔工作,可惜未能接受有位外人整天在家中走動,衡量下情願自己動手,將來體力差的話也許會請鐘點工人代勞。這是深思熟慮後所作的最佳選擇,就不用著眼工作是否浪費時間丶低智了。
自然時光寶貴,需要負責任做的工夫,亦得想想如何可以減少做,和做得快又好,這才是重點。
思潮回到多年前在意大利,探訪剛移居那裡的香港友人,朋友以前是事業女性,現在是家庭主婦和幫丈夫打理葡萄園,有三名小朋友。在香港時有傭人打理家務,有校車接送兒女,現在一切靠自己,說忙得分身不下。
她一面熨衣服時一面和我聊天,留意到熨好丈夫恤衫丶兒女校服後,繼續不停手飛怏地熨棉衣丶襪子丶內衣等,我終於忍不住問她,這些衣物真的要熨平嗎?她呆了一會兒,訕訕地說熨後穿上身舒服些。我估計是她以前的工人如此做,她想也沒想便照做。
我近年的選擇是不買得小心照顧如要熨的便服,最磨人是做時常重複的工夫,可以少做最妙。
在她家吃飯後,碗碟刀叉盤鍋一大堆,竟然沒有洗碗碟機。在香港,廚房細小又或有傭人代勞,沒有洗碗碟機很平常,現在她家廚房極大,又一家五口,怎能沒有裝置?
她想一想回答其實也只是每頓飯後洗一會兒,好快手做好。
我心算,每餐洗碗抹乾以十分鐘計,不多吧,一日三餐花了半小時,一個月洗走十五小時,一年消耗一百八十小時,等於七到八天的時光!誰人不想每年平白有多七丶八天可享用?小數怕長計也。
若她真的選擇穿熨得平直的衣物丶喜歡手洗碗碟的樂趣,那就不屬浪費時間。
有回朋友來探望,七歲兒子下樓梯時,小手摸著牆壁而下,朋友即時要他改為握著扶手,莫弄污牆壁。真的教導有方,要減少工作,絕對應以減少產生工作為首要,再看如何做得有效率。小心不弄污地方自然減少清潔次數。
我並不宅,但可以的話絕不出門,現在郵寄服務一流,反正郵差得天天在鄕內走一轉,網上買東西郵差送到門前,省下各人分別駕車購物的汽油錢丶污染和珍貴時間。
在默默剝蠶豆的時光中想到這許多,小時候學的句子亦浮現心頭,如鐵柱磨成針,現在盆內豆子漸空,有接近同樣感受;如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擁有園地後才真正明白那情況;而校訓寸陰是惜,在那青春歲月也明白字面意思,是到了近年,以平常心計算,知道餘下的光陰遠較已流走的少,才有深刻感受,知道得好好珍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