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2日 是年發酵大計



過年前到和歌山遊玩,首次在日本自駕遊,為了可以輕鬆地遊山看海,在山區的茂密樹林 UNESCO 古山徑行走,靜靜地觀賞參天老樹,慢慢地在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陳年石級上走動,很有意思。西南岸細沙海灣,和聳立岸旁的火山石群,亦是意料以外的好風光,和歌山小小地方有那超凡景觀,難能可貴。

首天走進市內旅遊局介紹的小店吃晚餐,雖然侍應和廚師都不懂英語,幸好餐牌食物不多且附照片,指指點點地要了些涼菜和主菜。食物都簡單易弄,看著廚師快手做好冷吃的蔬菜魚生,快炸的天婦羅,和浸煮的大小海魚,很快便上桌。

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碟鮮淮山配味噌,那味噌可看到原粒的黃豆丶米和果皮,質感遠較平常吃磨細成茸的複習外,味道鹹甜鮮美又帶些少果皮香氣,滋味異常豐富,一吃難忘。




翌日細看旅遊資料,知道市內有一專賣味噌的店家,便加插在觀光路線中,作為美食硏究地標。小店賣自家做的味噌,是這區很有名聲稱作金山寺味噌,以原粒白米丶大麥和黃豆發酵六個月而成。看到店內放有一袋袋很輕盈,看似乾燥了的飯粒出售,詢問下知道是米麴,製作味噌的首要材料,店主說很容易做的,所以仍然有不少市民,自己動手在家做味噌,才會準備那麼多米麴等待顧客。



當真意外,家中常備味噌作調味,不光是在法國時只能找到味噌,更因味道較中式麵豉清淡易用,但從沒有想到做味噌,亦沒有想到是容易做的。好奇心大動,細問方法,原來那米麴,就是我們剛發酵的酒醸,乾燥後而成,帶有酵素和甜味,用溫水泡開,下鹽,混合煮得軟綿的黃豆和大麥,放在容器內,在清涼缺氧環境下六個月便可開始吃用。金山寺味噌的米麴成份高於黃豆,因而甜度較一般味噌高,鹹甜鮮美,以配蔬菜丶豆腐同吃為主。

上網查看資料,真的如此步驟,沒有聽漏。心中開始思量自做味噌,如常做酒釀,米粒軟甜後,下鹽和熟黃豆,加上柚子醬一起發酵,用香氣最盛又最優美的 Yuzu 柚子醬,要做到如餐廳所吃的味道。

旅遊中久不久想到這味噌製作,想起了近年煮黃豆的問題。做豆腐或豆漿,把黃豆浸發後,以攪拌機打成茸後,煮沸隔渣便成。小時候母親在冬日會做黃豆豬腳湯,對那煮得綿軟粉糯的原粒黃豆,有美好的記憶。

然而近年依法泡製,也就是把浸透的黃豆和豬腳如老火湯般滾數小時,煮得豬腳軟爛,黃豆是熟了,但不粉糯,氣煞人也。以為是法國黃豆有問題,求教香港家人,他們已多年沒做這湯,特意做了,亦同樣結果。於是大家估計,現今的黃豆品種不同,所以做不到當年效果。

為此特意在日本買黃豆回來試驗,浸發後又滾又泡,三回後仍然未粉糯,好生失望。幸好突然靈光一閃,想起譠友曾說,老一代煮紅豆餡包角仔時,會下鹼水加快紅豆的軟化速度。也就活學活用,在滾黃豆水中下半小匙小蘇打粉,是最容易找到的可食用鹼性物質,唉,那黃豆煮了半小時不到便粉糯,如此容易。

想來問題定然是現在的水質較以前的酸性高了,才有此現象。問題解決,自家做原粒味噌有望。

小朋友知道這做味噌夢想,傳來一篇用鷹嘴豆做味噌的文章,作者大意說喜歡吃味噌,但近年有數據,說多吃黃豆會增加癌症風險,所以改吃以鷹嘴豆做的味噌。自然是味噌可用其他豆子製作,亦定有其風味和營養,但提及多吃黃豆有增加癌症風險,就似乎是不求什解了。

顧小培博士多年前已清楚分析,食品商近年把黃豆以科技方法分解為不同成分,各種豆脂丶豆蛋白等等,分開用在食物製作中,多吃了這些科技食品才出現問題。吃原粒黃豆,或以原粒黃豆製造的傳統豆品,成分均衡齊全,有益無害。

從自做味噌,好奇想到味醂的製法如何?自己沒有用味醂的習慣,偶然在超市看到味醂,成分是米酒和糖,就沒興趣用,自己下米酒下糖不就成了。看資料原來正式的味醂,是把剛發酵充滿甜味的酒釀,下燒酒和水稀釋至十六度左右酒精令其保質,成為帶甜味的料酒,那甜度來自酒釀,味道較下砂糖的複習,亦有良好去魚腥味功能,成為日本人常用的調味料。

如此類推, 亦會嘗試把做好的酒釀,放到醋中保質增甜,作調味及做沙律醬汁時用,可以多吸收發酵食物外,又可減用砂糖。

曾看在日本生活的外國食家指出,日本人早午晚餐都有酵素食物,可說是現今最常吃發酵食物的民族,醃漬蔬菜丶果子丶味噌丶味醂丶豉油丶納豆等等,酵素會增加食物中的營養,可能是當地人長壽的原因之一。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也要增加日常所吃的發酵食物,除了如常把收成好的蔬果醃漬外,計畫試做可常吃的味噌丶味醂和味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