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油脂隨想

 


掛爐鵝


 

煮了兩隻機掛爐鴨,叫Aylesbury 的古老品種,每隻三公斤重,身段較在香港吃到的鴨粗壯,胸厚腿粗,烤的時間較短,五十分鐘,胸肉粉紅嫩滑美味,但腿肉近骨頭處未全熟。相反時間長些,六十分鐘,腿肉剛好但胸肉全熟較乾硬,烤的時間和火力不易掌握

 

聖誕大餐吃掛爐鵝,有四公斤重,身段修長肌肉勻稱,好美麗的身型。以為大隻些,烤六十分鐘,結果腿肉濕潤軟嫩,而胸肉雖然細緻,但煮老了,可惜。

 

結論是鵝鴨味道差不多,最理想是二公斤左右,胸肉不太厚,腿不太粗,容易烤得理想。

 


鵝鴨肚內肥羔一大團,來自有機農場,可以安心吃用,便溫熱化作油脂收起。

皮下油層亦厚,烤時看到油脂在身軀順流而下,不收集太浪費,以長勺把缷下的油收起,每隻可得半公升的一瓶子。用來炒菜焗根莖菜,因為放了些櫻桃木一起燒,煮後有陣陣煙薰香,十分討好,在吃鵝鴨時反而未能感覺到。

 

看到那數瓶油脂,腦袋便想到油炸食物,香脆可口。在家絕少開油鑊,懶、怕油煙、怕熱油危險,其實最重要是不想處理用剩的油,翻用覺得有氣味,亦有「萬年」油的不良成份,倒掉又浪費,所以選擇不做炸物。

 

Yorkshire pudding

然而,各國油炸食物中,以英國 Yorkshire pudding 的做法最聰明,有輕薄香脆效果,不用大鍋油,亦沒有油剩下,多麼容易方便無憂。

 

方法是把適量油脂放小格烤盤內,在高溫焗爐內燒熱,倒下些少麵粉蛋奶漿,放熱爐內,會暴脹,焗至金黃,便是香脆可口美食,頂瓜瓜易做。

 

小時候母親會炸豬油,廚房定有一瓶雪白豬油,豬油撈熱飯,加些豉油,可以吃一碗,雖然已多年未嚐,但可能小時常吃,所以從來不怕油脂食物。

 

鮮榨橄

往年秋季會到 Croatia 小住,到朋友的橄園幫忙收成果子,即時送到榨油廠,以低溫榨油,晚飯時取回那碧綠的新鮮橄油。朋友會放一大碗在飯桌上,伯母做了一桌子的菜多謝勞動人民,然而,自己會專注以新鮮熱麵包,沾橄油吃,欣賞那清香氣味和輕薄質感,嚥下時感覺到的微微辛辣味,和豬油撈飯異曲同功。

 

Montefrio organic Iberico Ham

上好的西班牙三年熟成火腿,切薄片時四周得有粉紅色油脂作綑邊,才最香口最油潤美味,若光切下精肉部分,亦可口,但只有鹹香,少了豐潤質感,不一樣的味道,亦失去風味。

 

身體千萬細胞以油脂作包裹,新陳代謝不停在進行中,得有足夠油脂補充才健康,吃適量好品質又美味的油脂,身心有益。名作家 Michael Pollen 的形容最清楚易明:“要選吃祖母認識的食物”,遠較現代以科技提煉的各種菜子丶豆油安全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