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自然環境和古蹪之旅




愛爾蘭大晴大雨,偶有彩虹和冰雹雨,改變之大之快,極其可觀。

晴朗時出外走走、拔除花園菜地野草、種下第一批菜籽,土地已經打點企理,又可以出門旅遊,善用這段冬末春未到的時光。

來到陽光普照的加勒比海小國 Belize,前英國殖民地,只有四十多萬人口。但土地包括大片海岸、多個珊瑚礁小島、又有熱帶雨林區,和Mayan 古蹟。

到來,為浮潛、觀鳥、看古蹟和釣魚。


乘九十分鐘快艇來到有五個島的 Glovers reef atoll,在南面的小島Isla Marisol resort 住下,是浮潛釣魚好地方。

來到才知是由本地人家庭式經營,只有十個cabana,全部是當地傳統高腳木屋設計,並不豪華,簡單舒服。

在滿是椰樹和響螺殼的小島走一圈,見到有數幢大些、顏色亮麗的木屋,不似出租房子。詢問下才知這個小島,由女主人的父親在七十年代以八千美元買入,那時有一間大屋和工人房子,一家人到來渡假。

父親過世後,把土地平均分給兄弟姊妹和各兒女,寫明不准出售。有些人在自家的土地上建幢渡假房子,就是那些色彩繽紛的大屋。

廿多年前,女主人的兒子在別的resort 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發展自己的事業。在母親和數位有土地的長輩同意下,興建這渡假酒店,由他投資和管理,亦負責打理他們的房子和土地。

住了幾天,很享受這樣的海天環境,人客不多,異常清靜少見人影的地方。


旅遊最後一站西部內陸城市St Ignacio,是到附近觀鳥看山水地洞和Mayan 古蹟的落腳點。

最精彩是個簡稱ATM的導遊團,進入地下洞穴,涉水、游泳、爬上爬落鐘乳石、在水中擠過陝窄石牆、攀爬上上一層等等共三小時,為了參觀瑪雅人向地府魔君奉獻祭品的地方。

深入洞內1.5公里,平地上有些被石頭打磨的凹陷地方,都放有陶器供奉玉米,漸漸出骨頭,由平民到貴族,最入邊的是小朋友和嬰兒。

專家估計,公元750年開始,整個區域出現旱災,瑪雅人開始求雨,在地上的廟宇供奉不成,改向地下陰間惡魔奉獻,起初放在洞穴附近,連年持續乾旱,洞穴已沒有流水,祭品都放在地上凹陷尚有些少水的位置。旱災持續,唯有越走越入找尋尚有水漬的地點,奉獻品亦由食物改為人命,在近百五年大旱後,這區域的瑪雅人死亡和離開,城堡荒廢。

而天氣改變的原因之一,是瑪雅人善耕種,千多年前這地方有近三百萬瑪雅人居住,大石城堡數百,目前只有五個發掘出土可以參觀。

現在見到古蹟被樹林包圍,原來當年全是光禿種植土地,樹木被燒光化作石灰,用於砌石牆房屋和廟宇,終於令天氣改變。

歷史在不斷重複中。


閒知識

-位於中南美的前英國殖民地,在一九八一年獨立,當時人口只有十二萬,已經有能力組成國家,現在增至四十多萬。

-一位年紀大點的導遊說,獨立後,剛巧中英談判决定把香港交給中國,Belize 即時向香港人提供經濟投資入籍。完全想不起當年有這個安排,查找網上資料,原來只需要二萬五美元就成。

-來前以為是第三世界,擔心治安,經過四星期旅遊,沒有危險感覺,亦未有聽到其他旅客出現事故。人民平和有禮,走在不太旺的街上,三唔識七會主動打招呼,少有拉扯招攬生意,到街市買水果如木果、釋迦等,會講實話是否適合當天吃的,不為賺錢而說謊。

-參加導遊團,美國遊客佔半,樂於付貼士,然而又不似其他國度,導遊不會追收貼士,黑臉死賴不走等。

-瑪雅古蹟,每組最高那座石山,是當權者的居所,不是一次過建得那麽高,而是每位接任人,會加建增高增闊。所以能大約知道,經歷了多少朝代。圍繞主建築是上等人和平民居所。每個部落,估計有數千至萬人聚居。

從空中偵察,當年相信有三百多個這樣的部落,目前,只有五個發掘復修可供參觀。考古和復修工作,一直由美國大學考古系負責,包括所有費用,代價是取走一半古物,放到他們的博物館內。近年Belize 反對取走物品,考古工作仍然進行,但就不幫忙復修,記錄資料後覆蓋古蹟走人。

-國家收入六成來自旅遊,也是當地人民的主要工作;三成來自農產,由為數約二萬的Mennonite (源自荷蘭的宗教組織)包辦七成生產,是公認非常勤力的人,極受尊重;一成來自新興的Data Center, 是年輕人喜歡的行業,以其英語能力為美國公司作電話客戶服務。

-第三世界環境,幸好街上和郊野少垃圾,廁所簡樸但清潔和免費,網上預約接送次次準時到達兼汽車企理清潔,導遊有水平,景點有水準,旅遊消費接近第一世界,也無可如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