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8日 慣常的味道

朋友的妹妹,隨夫到英國小鎮工作,訴苦說在吃用上萬般不習慣,沒有了常用的材料,煮的家常菜味道就是不同,兩年後收拾包袱回來。朋友問,在法國的日子,有沒有想念香港的食物?

這令我想起曾看的一篇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所研究的題目是,當公司要派同事到外國定居工作時,在一群有同樣辦事能力的人中,如何分辨誰(和他們的伴侶)較能適應在外地生活,欣賞異國文化,不會因思鄉而匆匆回轉,浪費人力物力公司資源?

這位碩士生走訪多家國際性公司,訪問在那裡工作的外籍人士,又訪問他們的上司,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

在調查中,發現能適應異國生活,沒有怨聲載道的人,一般都能接受外國食物,對食物有好奇心的人,雖然離鄉別井,大多能安然地生活。

想來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回港吃中菜,自然開懷;在外國市場看到種類繁多的材料,滿心歡喜地抱回家,又中又西,或不中不西地隨自己心意煮食,煮得美味就滿意,沒有煩惱。

若邀請朋友回家吃飯,會花多點時間煮些有名堂的菜式,若是日常兩餐,大多是煮前看看菜園有什麼收成,雪櫃內有什麼材料,有那些要快些消耗,立時三刻配合為簡單可口菜餚。

若能客觀地欣賞食物,煮時加些創意,習慣了新鮮感,便會樂於接受不同的味道。

上星期看到常光顧的有機店快打烊,尚有三盒士多啤梨,老闆娘努力減價速銷,想到家中的果醬快吃光了,便全買下來。挑了好的鮮吃,其餘切粒,看到菜籃內有老薑,想到可以加一些看看效果如何,便切了多片同煮,空氣中立時洋溢士多啤梨的甜香和薑的辛辣香。煮成的果醬,甜中帶微辣,味道更立體,不光是甜果醬這樣平淡,而有士多啤梨味道的薑片亦美味。

我喜歡有個性的食物,早前文章提到自創用糯米粉焗的「笑口餅」,不下油也有外脆內黏糯的質感。最近再接再厲,用糯米粉、蛋、牛油和蘇打粉做 cupcake,焗後外層酥鬆香口,內裡軟糯,家人吃後說質感比「笑口餅」更討好。
常覺得只要下點心思,簡簡單單也可以做成美味又有特色的食物,用不着時刻惦記著慣常的味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