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7日 不平衡發展



上星期到西貢行山,在我心中,香港的行山徑較很多國家的郊野公園山路好,因為香港嬌小,行山徑風景變化大,一般行兩丶三小時, 轉個彎便有不同風光,有山有水有樹木。在其他國家行山,山大,很多時走了多個小時仍然是同一個景觀,只是高度和方向不同而已。

回程等巴士時,剛巧有數名少年男女露營完畢,從附近營地走出來,共提著三個巨型膠袋,放進綠色大垃圾桶中,當中一位女孩拿著一小把紙張廢物,投進垃圾分類箱中。心中不免想到那三大袋是什麼垃圾了?真不能再分類嗎?

自然不應如此想歪別人,能把紙張分開已證明他們有垃圾分類常識。然而那三大袋垃圾體積雖大,看他們輕鬆提著放進桶中,不似沈重,和體積不成比例,那大桶立時給填滿且飽脹得厲害,桶蓋不再能合攏。

想到法國鄉村的收垃圾安排,視乎家庭人口分派大或小的垃圾桶兩個,分別放不能分類和可回收再用的垃圾,每戶每星期收不能分類的垃圾一次,可回收再用的兩星期一次 。我二人家庭分配的小垃圾桶約兩呎乘兩呎寬,三呎半高左右,頗苗條,因此習慣了先把垃圾小心摺好再壓縮才放在桶內,而軟的塑膠瓶子盡量由底卷曲至瓶頸把空氣擠壓出,再關緊瓶蓋令體積減低,少佔用珍貴的垃圾桶位置。村政府沒有指導如何善用垃圾桶容量,是自己慢慢地因需要而領悟。

路旁的公用垃圾桶,常看到這些塑料瓶子完好充滿空氣地被遺棄,很快便填滿垃圾桶,令垃圾滿溢,需要增大垃圾桶容量及數量。就像這班小朋友的垃圾,看來可以大大壓縮減胖,可惜他們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群少年安置了垃圾後分兩方向離去分,只有一對男女走來巴士站候車,是小情侶吧,男的背著巨大背包,包旁再掛上卷起的地墊,和兩手空空的少女喁喁細語。小巴來到,一眾乘客陸續上車,少男女是最後兩位,只餘車尾座位,車中走廊並不寬闊,少男無視兩旁坐下的乘客,亦好像完全不察覺背包加軟墊如何巨大,沒有從肩膀上拿下而走,而是任由軟墊拍打乘客面頰,幸好只是軟墊,大家心情好,沒有向這失魂魚出怨言,如此估計他將會繼續失魂下去。

回說垃圾分類,最近看文章說日本京都街頭完全找不到垃圾桶,為的是令市民把垃圾帶回家小心清理分類。心想若知道要把垃圾帶回家,而教養足夠不會隨便遺下路旁的話,大家出外時可能會多用可清洗再用的食物盒和水瓶丶少買過份包裝的東西丶減少拿宣傳單張免費報紙丶起碼會把垃圾壓縮到最細少吧!

然而香港這大都會,仍舊以快捷方便為大前題,街道上多放垃圾桶,方便外,是減少隨地拋垃圾的對策,有多些要清倒的垃圾桶,亦可增加就業。

每次回到香港,都感到好像人人都轉用最新型號手機,緊貼最新電子產品潮流,對新事物吸收能力極高,然而在其他方面,好像如何妥善處理垃圾丶以太陽能發電丶改用電動車減少廢氣等,卻又遠遠落後其他城市,多麼不平衡的發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