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意指少為別人著想,以個人利益或快樂為重。
近年數度到北歐旅遊,觀賞不同的風光人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作為行人,走近但仍未到達斑馬線,汽車已然開始減速停下,可以不用停步直走過馬路,覺得北歐人都溫文有禮。這在法國完全不可思議,必得站定在斑馬線前,最好伸出腳作出需要過馬路的明確意思,汽車才會停下。然而,日常接觸的法國人都溫文有禮,說話做事慢呑呑的,為何在汽車內表現不同?
在法國排隊買東西或付款,常遇到前人和收銀員或工作人員漫不經心地談天,無視人龍如何長,以為是鄉村生活習慣,節奏慢,視所有人為朋友,得好好學習這不同文化。
一向覺得法國人生活悠閒,一周工作三十五小時,有時間享受生活,多美好。
住久了,到理髪店洗剪吹,在香港加等候時間一般要花一小時,在這裡得先預約時間,理髪師手腳勤快,話也不多,半小時內一定完成,原來也有不健談又身手敏捷的法國人。
看醫生亦得致電約時間,最近才發現朋友介紹的好醫生,工時由早上七時半至晚上九時。是的,自顧人士丶老闆等不受工時限制。
早前法國總理修改勞工法,期望以較彈性方法管理員工,可令公司營運容易點,從而增加就業。引起勞工團體強烈反對,多翻罷工抗議,在電視上看到平時溫文平和的法國人,行動可以如此激烈。
有回在路上遇上抗議人群,截停汽車派發傳單,表達他們的意見。我一向少理外面紛爭,法國是福利社會,工人辦事效率慢呑吞,不是我那杯茶,今回傳單送到面前,也就好好看一看。
勞工團體提出三點反對新勞工法的意見,兩點是政治語言,看得一頭霧水,只有一點簡單清楚:建議把每周工時由三十五小時減至三十二小時,而工資不變,是最好的製造就業方法。
幸好不是一面吃飯一面閲讀,不然一定噴飯。經濟不景公司倒閉,才得修改勞工法。以他們的要求,以減少工時來增加就業,而工資不減,他們以為錢從那裡來,工司如何收資平衡?
和法國非勞工階層朋友提到這點,他們苦笑說法國是自由社會,各人可表達自己的意見,舉行示威罷工,但並不表示那些勞工團體的意見得到大眾認同。勞工團體只看到自身利益,他們的提議非常自私。
突然開竅,自私,解釋了很多在法國的經驗。
好像平常遇到的法國人,溫文禮貌得令我驚喜,例如步入電梯三唔識七亦會說日安等。然而駕車時永遠緊貼車尾,表達對你駕駛速度慢的反感,又路人站在斑馬線上,若不伸出腳作起步狀,很少汽車會停下。在人前禮儀十足,縮在車內沒有人認得,便恣意表現自私心態。
排隊等買東西或付款,前人和收銀員談天,無視人龍如何長,現在有點明白,收銀員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急什麼?人客愛談天,奉陪到底,人龍長的話公司可多請員工服務。作為人客,別人在等是他們的事,自己談話大過天。在排隊時可能心中在咒罵,但輪到自己時又不忘和收銀談天,享受應有權利!
遇到理髮師或醫生等自己是老闆,或工作以件數計,勤快表現完全不一樣。
參加法國人的集會,大多數遲到,準時出現的定是非法籍人土,集會絕少準時開始,遲半小時好平常。法國人的觀點是與其浪費自己時間站著等人,定必晚到。有回參加朋友組織的電影會,有不同國籍人士參與,六時開始,其中一位法國朋友說好會帶同來度假的家人一起觀看,已然晚點。
這位法國朋友熱情友善,在美國工作三十年才退休回國,朋友網絡大,是搬到這區首位認識的人,亦經他介紹加入了他的朋友圈子。仍然記得首次邀請他和愛爾蘭籍太太回家吃飯,約七時半左右到來,結果九時才出現,沒有半句解釋,正常不過似的。往後向其他朋友查詢,才知何時出現視乎他當天的節目,若是釣魚天定必九時後才到。
回說看電影,已然晚點,但大家見有外人到來便禮貌地等,遲了十多分鐘才到來,大家即時魚貫入場,法國人拉著其中一人開始談話,我經過客氣地說放映了,快內進,法國人看著我說,多等幾分鐘沒有問題啊。對於他的確沒有問題,都是我們的問題,真正無言。
我們自少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導,盡力做好,努力不太自私,但遇到好自私的人,也只能聳聳肩。
只有待在自己家園最舒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